土豆阅读>历史小说>复山河>第三百七十九章、议和
  “围剿行动失败,肖云帆战死在乱军之中?”

  看着手中的情报,胡新波瞬间脸色大变。

  噩耗来的太惊人,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。

  海盗数量再多,终归是乌合之众,遇上正规军根本不够打的。

  肖云帆麾下的部队,有四分之一是精锐,战斗力在大越国内绝对是排名靠前的主力。

  这么强大的一支部队,连一群海盗都没打赢,这可比之前水师团灭影响大多了。

  “陛下,息怒!”

  “肖将军战败,主要是敌人太过卑鄙。

  虞朝军队扮作白莲教战俘,跑到我国境内冒充叛军。

  肖将军一时不察,中了敌军的算计,才……”

  陈初阳忐忑的解释道。

  败给叛军太丢人了,败给白莲教战俘更丢人,那就只能把黑锅扣虞军头上。

  真相在政治面前,就是一个随意换装的玩偶。

  “废物!”

  “肖云帆是废物,国内那帮家伙也是废物!”

  “朕的满朝文武,通通都是废物!”

  胡新波当即破口大骂道。

  虞军冒充白莲教战俘,跑到大越境内发动民众造反,想想都觉得扯淡。

  光语言问题,就是一个棘手的难题。

  敌人不可能人人精通两国语言,就算发起叛乱,也只能强征壮丁入伍。

  如此大的动静,不可能瞒过地方衙门。

  地方上那么多官员,总会有几个精明的。

  觉察到问题,正常情况下,都会向上汇报。

  作为军中宿将,如果不是轻敌冒进,也很难中敌人的算计。

  这么多人都没发现问题,要么是大越烂到了骨子里,要么是战报被修饰了。

  凭借以往的政治经验,胡新波可以确定,送到他手中的战报被人修改了无数次。

  距离最初的真相,差了多远只有天知道。

  知道是一回事,捅破窗户纸,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
  在政治游戏场上,皇帝一样要遵守规则。

  为了避免引发灾难性政治后果,他只能承认战报上的内容,骂人只是发泄情绪。

  本质上,这些人隐藏真相,也是为了降低政治上的恶劣影响。

  “陛下,息怒!”

  “事情已经发生了,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善后。

  肖将军兵败身死,其麾下部众死伤无数,恐怕无力击败入境的虞军。

  为今之计,唯有班师回朝,才能稳定国内局势。”

  陈初阳急忙劝说道。

  挨几句骂不算什么,关键是要能解决问题。

  甭管祸乱大越的是海盗,还是白莲教战俘,又或者是虞军,都是他们的敌人。

  论起破坏力,比镇南关内的敌军高多了。

  混乱每持续一天,就会消耗大越一分的国力。

  后方乱局无法收拾,大军的后勤必然受到影响,北伐就是最大的笑话。

  “撤军?”

  “说起来简单,可现在我们撤的回去么?”

  “朕敢打赌,只要大军从镇南关下撤离,城中的守军必然杀出来同我们纠缠。

  敌人无需击败我们,只要把我军缠住,拖延我们撤离的脚步即可。”

  胡新波愤愤不平的说道。

  镇南关拿不下来,他早就想撤军了。

  战斗进行到现在,双方的伤亡比将近20:1,如此悬殊的数据,足以让任何攻城者绝望。

  除了前面在攻城外,后续这段日子,各部都是做做样子应付了事。

  攻城是不可能攻城的,谁都不愿意送人头。

  在镇南关下伤亡了一万多人,都快接近总兵力的百分之十。

  继续死磕下去,就算把部队打光,也奈何不了敌人。

  北伐开启前,胡新波定下的目标是——拿下两广。

  大战开打之后,预期直接降低到——拿下广西,见好就收。

  开战一个月后,目标再次降低为——攻克镇南关就撤军。

  再往后,战略目标直接变成了——率领大军全身而退。

  到了现在这种时候,他只希望付出少量代价,把大军带回国内。

  遗憾的是目标定的越小,局势恶化的越快。

  国内局势危急,让他丧失了打持久战的资本。

  想想就觉得憋屈,开战这么长时间,都没有和敌军摆开阵势,光明正大的干上一架。

  倘若是正面对决失败,他也就认了。

  可现在输得太过憋屈,完全被敌人玩弄于鼓掌之中。

  “陛下,大虞不是铁板一块,有人主战就有人主和。

  从搜集到的情报来看,大虞已经平定江南叛军,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缓过劲来。

  现在和我们交战的,仅仅只是两广之兵。

  倘若敌军继续增兵,局势将变得越发不可收拾。

  尤其是南疆的新国土,当地人对我大越的归属感不强,战争拖的时间太长,他们很有可能分裂出去。

  趁着虞朝处于低谷期,立即派出使团进京游说虞朝主和派,尽快结束这场战争。”

  老将石羽丰再次提出结束战争,同以往的时候不一样,这一次没有被口诛笔伐。

  很明显通过这场战争,让大越高层意识到了双方的实力差距。

  仅仅两广之兵,就把他们逼到了危险境地。

  倘若继续这场战争,敌人派出更多的援军参战,局势还会更糟。

  明知道会输的战争,谁都不想继续下去。

  群臣的默契,让胡新波很是受伤。

  上位之后的第一次对外战争,没有把敌人怎么样,国内就先被搞得稀烂。

  破坏容易,建设难。

  纵使结束了和大虞的战争,国内的烂摊子,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收拾完的。

  “我们之前派出的使团,可是被虞朝皇帝给杀了,此时再派人过去有用么?

  何况从国内到大虞京师,中间相隔甚远。

  纵使立即派人过去,最快也要数月之久,才能出结果。”

  陈景福当即驳斥道。

  不是他想主战,跳出来反对,主要是为了照顾皇帝的面子。

  事实上,战争进行到现在,大越国内早就没了坚定的主战派。

  妥协是小国的生存之道,头铁的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

  无需担心大家有意见,他给出的理由,全是现实问题。

  永宁帝可不是好脾气的主,国书案就把他给得罪死了。

  迫于大局需要,暂时隐忍下来,没有对使团动刀子。

  等到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,火气上来的永宁帝,第一时间把使团成员送去了菜市口。

  手起刀落,上一批使团成员,直接惨遭团灭。

  敌人用实际行动表示,要和他们血战到底,胡新波自然不能软。

  大虞没派使团过来,他没有办法噶人,但挑衅的书信却没少递。

  这些宝贵资料,作为前线统帅的李牧,自然不会扣留。

  全部如数送到了京师,对他们这种的持续挑衅行为,大虞文武百官集体震怒。

  哪怕是最讨厌战争的文官,也从主和派变成了主战派。

  刚把人给得罪死了,马上又要同人家和谈,哪有这么容易啊!

  纵使有人朝堂上有人主和,也少不了狠宰他们一刀。

  南方八省的税款,给了大虞朝廷持续战争的底气。

  相比内战中的损失,这场安南战争,大虞朝的军费开销并不算大。

  海盗是李牧画饼忽悠过来的,白莲教战俘也只是搭上了一趟路费。

  就连他们手中的武器,都是平叛时候缴获的战利品。

  战争进行到现在,虞军真正参战的部队,水陆加起来也不过数万。

  “无论有没有用,都必须展示我们的诚意。

  虞朝人最是好面子,先把面子给足了,后面才有得谈。

  路程确实是一个问题,但这是必须要面对的。

  想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,我们只有两个选择。

  要么在这里同两广总督谈,要么派人去京师谈。

  从搜集的情报来看,虞朝两广总督是靠军功起家的武将,天然就是主战派。

  指望同他谈判,结束这场战争,基本上看不到希望。

  站在那位汉水侯的立场上,估摸着他恨不得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。

  毕竟,开战到现在,敌军都没有出全力。

  光广东境内,敌军就有三个主力镇,没有投入到这场战争中。

  据说虞军内部分成两种,分别是募兵和卫所兵,其中募兵才是战力担当。

  目前敌人同我们交战的,就是两广地区的卫所部队。

  其战斗力在虞军的编制中,顶多只能算二线部队,也有可能是三线部队。”

  陈初阳卖力的鼓吹道。

 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,他已经顾不上面子,直接自曝其短。

  或许是用力过猛,收到这个消息的众人,一个个脸色大变。

  “不可能!”

  “镇南关守军,绝对是大虞最精锐的部队。

  我们的部队同他们交过手,不可能有误。

  一定是搜集的情报有问题,通政司那帮人尽是一帮废物!”

  陈景福急忙反驳道。

  同前面维护皇帝面子不同,现在涉及到了军方的面子,以及他个人的前途。

  前面在镇南关守军手中吃了大亏,想要减少自己身上的罪责,必须把敌人鼓吹的厉害一些。

  无论如何,他都不能接受,败给了敌人的二三线部队。

  “爱卿说的不错,镇南关守军还是有些东西的,绝不是普通虞军能比的。

  或许是敌人为了让我们放松警惕,故意用精锐冒充卫所兵。

  此事无需深究,还是商议和谈之事吧!”

 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胡新波,急忙给定了性。

  不考虑别的因素,他也要考虑生前身后名。

  倘若承认镇南关守军是卫所部队,未来史书上记录下来,他就是千古笑柄。

  类似的反面教材,在大越历史上可是出现过的。

  ……

  镇南关内。

  “侯爷,敌军营地异动,看样子是准备撤退了。”

  冯景行一脸激动的说道。

  作为镇南关守备,被敌军堵住城中数月,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最大的耻辱。

  怎奈主帅不让出击,他再大的委屈,也只能先憋着。

  在战场上,所有人都是一颗螺丝钉,要为全局服务。

  “哦!”

  “看来孔玉堂他们干的不错,那帮白莲教战俘,在安南国内发挥了作用。

  传令下去,严密盯着敌军的一举一动。

  等到敌军正式撤离之时,送一份大礼给他们。”

  李牧笑着下令道。

  长期坚守不住,别说下面的官兵心里不爽,他这个主帅同样被憋坏了。

  可战争不能意气用事,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,就不能让士兵去做无谓的牺牲。

  自古善战者,无赫赫战功。

  那种靠人命堆砌起来的胜利,除非到了万不得已,否则他是不会那么干的。

  “侯爷,既然白莲教的战俘好用,那就再征召一批过来。

  不用他们参战,专门给大军开路即可。

  末将计算过,要消灭瘴气,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。

  未来可以征召安南战俘干,但前期阶段的话,同样需要大量劳动力。”

  谭辰风当即提议道。

  剔除了穷凶极恶之辈后,留下的那帮战俘,大都被迫加入叛军的。

  如果不是跟着叛军的时候,学到了一些陋习,就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农夫。

 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后,大部分人又回到了农夫状态。

  在卫所中干活,也就农忙时期更累一些,其他时间和当雇农时期差不多。

  忙也有忙的好处,开垦出来的土地越多,大家获得的口粮也就越多。

  在刺激生产积极性的问题上,李牧一直很重视。

  甭管回报高低,只要比原来好一丢丢,大家就满足了。

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很少闹出幺蛾子。

  尤其是家眷陆续抵达后,这些人变得越发老实本分。

  现在这些人的最大梦想,就是获得朝廷赦免,死后能够埋入祖坟。

  不过这是梦,并不那么容易实现。

  朝廷大赦天下,规定的十恶不赦罪名中,造反是排第一位的。

  哪怕他们只是胁从,一样属于重点打击对象。

  “可以考虑,你们几个商量,拿出一份具体方案来。

  征召多少人,给与什么样的待遇,后勤上如何保障,全部都要考虑进去。”

  李牧当即答应道。

  麾下将领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,他一直到持鼓励态度。

  只要拿出的方案可行,他都愿意给机会尝试,为的就是尽快培养一批能独当一面的人才。

  大军进入安南之后,战争模式就会发生改变。

  现在的大兵团作战,未来发生的概率非常低,更多是中小规模的抵抗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